什么牙齒需要拔
什么牙需要拔除?
提到“拔牙”,多數人是畏懼的。
有人擔心拔牙過于疼痛,有人害怕拔牙后出血不止,更有人認為拔牙會損壞牙神經……實際上,拔牙沒你想象得那么恐怖,甚至拔除某類牙齒,是對口腔健康有極大幫助的。
哪些牙需要拔?拔完有什么幫助?一一為您講解。
一、嚴重的齲齒
齲?。ㄖ溃┦浅R姷目谇患膊?。發現齲齒后,如果不處理,牙洞會越來越大,甚至損壞牙神經。
當齲齒非常嚴重,比如牙齒齲壞面積較大,無法修復;或是齲壞牙根、治療無效時,則需要拔除齲齒爛根,用義齒或種植牙修復。
二、松動的牙齒
正常情況下,牙齒是不會脫落的。當牙周炎發展到一定程度時,會引起牙齒松動,出現咀嚼無力、咀嚼疼痛以及塞牙的情況。絕大多數牙齒松動,經過治療均可保留。

如果經治療,牙齒仍有明顯松動,或是牙槽骨嚴重吸收無法恢復時,建議拔除。
三、滯留的乳牙
我們都知道,人類的恒牙是在乳牙替換后才長出來的。但由于個體差異的因素,一些兒童在換牙時,該換掉的乳牙沒有脫落,這就占領原本恒牙萌出的位置,阻礙恒牙的發育生長,從而引起恒牙錯位及擁擠,甚至形成“雙排牙”的情況。

所以,一旦發現孩子存在乳牙滯留的問題,家長應該盡早帶孩子去醫院檢查,如果乳牙影響到恒牙發展,建議拔除。
四、阻生智齒
智齒是口腔中最晚長出的牙齒,也是人類進化中逐漸退化的牙齒,幾乎沒有實際用處。
很多人以為長了智齒一定要拔除,實則不然。并不是所有智齒都需要拔除,但影響正常恒牙,或本身已經病變的阻生智齒,建議盡早拔除。
為什么呢?一是阻生智齒容易引起牙齒炎癥,引發疼痛;二是智齒在生長過程中,經常嚴重影響鄰牙的健康;三是阻生智齒如果迫近血管,在生長過程可能會出現危險。

總之,智齒是否應該拔除,需要醫生考量到患者的各個因素,不可一概論之。建議患者咨詢專業醫師,確保治療的安全性。
五、多生牙
人類正常牙齒數量為乳牙20顆,恒牙28—32顆,多于此數的牙齒被稱之為“多生牙”。

一般來說,多生牙萌出位置不佳,會導致牙列不齊,不僅影響整體牙齒的整齊度,還會阻礙正常牙齒的咀嚼功能,建議拔除。
六、矯正拔牙
隨著口腔知識越來越普及,牙齒矯正成為大眾追求牙齒美觀的選擇。由于部分患者本身的牙齒擁擠不齊,為了給矯正的牙齒預留出足夠的空間,醫生會建議拔除不必要的牙齒。如果拒絕拔牙,可能會影響矯正效果。
所以,考慮正畸的患者請咨詢專業的正畸醫生,以確保正畸效果。
七、埋伏牙
所謂“埋伏牙”,就是埋伏在牙齦下、未萌出的牙齒,不易被發現,一般只有口腔檢查時才會發現。
若埋伏牙本身沒有病癥,并對周圍組織沒有任何影響時,可以保留;若埋伏牙已發生病變,或導致周圍組織及牙齒的病變,建議拔除。
八、引發疾病的病灶牙齒
有些牙齒“模樣標志、位置端正”,但卻能“興風作浪”引起其他牙齒或是牙周組織的病變,我們稱之為“病灶牙齒”。

此類牙齒可能會導致某些口腔病癥,如上頜竇炎、頜周蜂窩織炎等;也可能引起全身性疾病,如骨髓炎、腎炎、風濕性疾病等,建議拔除。
九、受損過度的牙體
生活中,因為某些意外導致牙體受損,如磕壞、摔斷等情況時,建議立馬來醫院救治!如果缺損部位太多,或是因拖延時間過長導致剩余牙體喪失活性,不能保留時,則建議拔除。
出現牙外傷時,時間是決定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,望及早就醫!
總之,出現以上情況,建議患者盡早進行口腔檢查、及早治療。由于拔牙屬于創傷性手術,建議到正規口腔診療機構,并在專業醫師的操作下進行治療,同時注意術后護理,及時做好修復工作。
